小老鼠是如何变身“实验动物之王”的?

有那么一种矛盾的小动物,人类对它同时投射了最深刻的爱与恨。它是十二生肖之首,也是印度教里智慧神的使者,它是《黑猫警长》里的一只耳,也是《猫和老鼠》里的Jerry,它是疾病的传播者,也是医学的见证者,它就是小家鼠(Mus musculus)。

这种长得比古天乐还平平无奇的老鼠,就是小家鼠。图片:Rama / wiki commons

严格来说,我们平时所说的“老鼠”是一大类动物,如果连诸如鼩鼱[qú jīng]、鼯鼠之类让人傻傻分不清的家伙都算进去,那简直就是个囊括了半个哺乳纲的大杂烩

不过这其中,最“根正苗红”的还是咱们今天的主角。小家鼠成年后体长不会超过10厘米(不包括尾巴),与另一种常见的老鼠“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有着明显的体型差异,因此也常被称为“小鼠”(褐家鼠则相应的被叫做“大鼠”)。

注意:没有中鼠!

英文当中的“mouse”一词,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小鼠,而“rat”则是大鼠之流。

只看脸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区分大鼠和小鼠,没有参照物,你说这些是从大鼠中选育出的花枝鼠我也信。(但其实是小鼠啦!)图片:Polarqueen / wiki commons

在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小家鼠都是一副胆小怕事的性格,但它有个保命绝技,就是钻到狭小的老鼠洞里。这倒是和现实当中的小家鼠一样,它们仗着体型小巧在人类社会中无孔不入,即便是在今天,任凭两脚兽们用尽各种高科技也奈何不得。

喵星人:“为什么你会这么熟练啊!”图片:P. Newell, “The hole book” (1908)

甚至于,它们还轻易地藏身在人类的车辆与船舶中,搭乘着人类的交通工具扩散到了几乎全世界,成了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哺乳动物之一。

从恶魔到天使

在历史上,小家鼠很少扮演什么正面角色。除了偷窃粮食的“原罪”外,包括小家鼠在内的一系列啮齿动物还是一系列病原体的传播者。相比于其它啮齿类,小家鼠传播的疾病要少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寄生它们的跳蚤种类不怎么咬人。不过扒在老鼠身上的小吸血鬼可还多得是,比如说小鼠身上的螨虫可能会传播一种叫做“立克次氏体痘”的疾病,此外被小鼠尿液污染的食物也会携带诸如“钩端螺旋体”之类的病原体。

黑死病流行期间的“鸟嘴医生”:他们那个夸张的面具是用来防御“瘴气”的,当时的人还不知道跳蚤才是传染途径。不过传播黑死病的锅,主要还该黑鼠、大鼠等其它几种啮齿类来背,小鼠在这事上基本是无辜滴。图片:Die Karikatur und Satire in der Medizin: Medico-Kunsthistorische Studie von Professor Dr. Eugen Holländer (1921)

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可能依然还会记得小时候,老鼠被列为“四害”之一,可谓“人人喊打”。现在虽说不太搞这种全民灭鼠运动了,但是城市里各个小区基本上都能见到用来诱杀老鼠的陷阱与毒药。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因为发现家里进了一只小家鼠,结果搞得一家子都鸡飞狗跳的,谁曾想到,十几年后的我居然成了一个天天与小家鼠打交道的科研狗。就像古代的人可能也无法想象,这样一个简直一无是处的小动物,在最近几百年里居然也能逆袭——对今天的小朋友们来说,小家鼠更多的以宠物的身份出现,和它们的“伪·宿敌”喵星人一样。

喵星人:“是我,是我先,明明都是我先来的!”图片:Niels Hartvig / wiki commons

虽说小家鼠在提供肉奶蛋方面简直毫无价值可言,但它作为宠物却是意外的合适,它们好养不挑食,而且仔细看还挺萌的。饲养小鼠最早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不过小鼠真正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宠物大概只能追溯至16到17世纪了。

一只不到两周大的宠物小家鼠,其实身体干净的话,小家鼠还是挺萌的。图片:ShwSie / wiki commons

实验室制霸之路

成了宠物,那么距离成为实验动物也就不远了。

著名的生理学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早在16世纪就通过解剖小鼠研究过血液循环系统。不过其实最早的时候科学家也没什么实验动物的概念,通常就是自己能搞着啥动物就用啥动物。翻开那些年代的学术著作,你会发现实验室里的物种多样性真的是很可以的。就不说摩尔根的果蝇,巴普洛夫的狗了,小到蚂蚁、蜘蛛,大到狮子、大象、大猩猩,就没有不被拉来做实验的。

比如,这幅图里的实验动物就是一只鹦鹉。图片:Joseph Wright of Derby –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就是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雾),小家鼠作为实验动物脱颖而出了。人们养着养着发现,小家鼠这货真的特别适合拿来做实验,吃得少,喝得少,不占地,不用遛,不拆家。而且小家鼠那曾经让人伤透脑筋的特点这会儿也成了优势。

它长得小,但又不是太小,体型简直天生就是为人的手量身定制的。更关键的是,小鼠的繁殖特别快。小鼠怀孕只需19.5天,一窝大约能生10只小崽,小崽出生后21天断奶,四周即可生育,一般来说经过八周大时就能怀上下一代小鼠。

都是“英雄妈妈”。图片:The Jackson Laboratory / jax.org

这小鼠不但繁殖天赋高,而且还繁殖得很勤。一般来说,雌鼠有着固定的一周左右的发情周期,只有在发情时与雄鼠交配才会排卵。然后重点来了,在雌鼠刚刚生育过后会马上进入一个“生育后发情期”,这个时候理论上又能再配、再孕,一批幼崽断奶后,下一批立刻就能接上。

只要操作得当,安排一只雄鼠和五只左右雌鼠“流水配”,两边都不耽误,如是一年下来就能六世同堂,爆出数百万只小鼠。正是因为这种惊为天人鼠的繁殖力,小家鼠也是最早建立“近交系”的实验动物。

金子般的血脉

啥叫近交系呢,我们知道近亲繁殖,就是让兄弟姐妹之间生育的后代之间的基因就会比一般的兄弟姐妹更近一些。如果人为地让动物连续近亲繁殖20代以上,那么就能产生出基因背景几乎一模一样的后代——这就是所谓的“近交系”了。

我听说埃及早期的法老家族都实行严格的近亲婚制,法老只有和他的姐妹才能生育出下一代法老,就这么下了十几代法老居然号称都没出过什么问题,看来这等神选血脉真是不得了。不过从这个角度来说,但凡人们得到手的近交系小鼠家族必定也是些神选血脉了,毕竟绝大多数近亲繁殖的产物都会患上极其严重的遗传病,传着传着就传不下去了。

在希腊化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不能免俗:末代法老“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只有4位曾祖和6位高祖,正常人应该有16位曾祖的。图片:Lawrence Alma-Tadema (1885)

比如说哈佛大学Bussey应用生物学研究所曾在1921年大量培育过近交系小鼠,最终其中只有一支编号为C57的近交系成功延续了下来,于是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小鼠近交系C57BL/6就此诞生。这个品系的小鼠唯一的“遗传病”只是掉毛而已,简直就是鼠中的天潢贵胄了。

掉毛属性其实和实验室很配。

一只C57BL/6系的小鼠。图片:Wualex / wiki commons

除此以外,我们还有DBA、BALB/c、FDB等等许多小鼠的近交系,它们有的和C57BL/6一样身体无甚大碍,有的则有特别容易得糖尿病之类的遗传缺陷。

近交系对于科学研究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其极其微小的个体差异可以排除很多无关变量,但是也因为其基因背景过于相似,可能会整体性地出现诸如对某一种药异常敏感之类的状况,因此在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的实验当中,也会用到另一类内部基因背景差异较大的品系,那就是“远交系”(封闭群)。

有人可能会说,诶,用来做实验的好像都是小白鼠啊,是科学家对白学有什么特别的癖好吗?

刚刚提到的BALB/c小鼠可能最接近一般人对于实验动物的想象。图片:Aaron Logan

其实,实验用的小鼠真的是五颜六色啥样的都有,比如说刚才说的C57BL/6就是黑色的,DBA则是黄褐色的,除此以外也有灰色乃至无毛的。当然,的确也有很多实验小鼠品系是白色的,比如近交系的FDB、BALB/c,还有远交系的ICR、昆明白等等。可能是因为白色的老鼠在自然界极少见到(毕竟容易被吃),特别让人容易将其与实验室联系在一起吧。

实验动物之王

但无论如何,小鼠都是当之无愧的实验动物之王。

1998年,小鼠被成功克隆,成为了继绵羊之后人类成功克隆的第二种哺乳动物;2002年,小鼠的全基因组得到测序,这是继人类本身之后第二种被全基因组测序的哺乳动物……

如今,全世界各大科研院所中饲养着数以亿计的小鼠,它们或是作为药物试验的对象,成为新药进入临床的敲门砖,或是作为疾病模型,研究各种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有那么一些时刻,是靠着小家鼠才得以康复的。

肥胖的遗传学机制也在研究中。图片:Human Genome wall for SC99

无论小家鼠愿不愿意,它们都已经很深刻地和人类捆绑在一起了。它们是下水道里令人厌恶的伴生动物,却又能在宠物市场上萌化众人;它们让人们无比恐惧而憎恨,但又明明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之一,并随着人类一起散布到了全世界;它们带来的传染病曾夺取无数人的性命,但利用它们研发的药物和疗法又拯救了更多生命……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家鼠可真是最纠结的矛盾集合体啊。

注:本文是物种日历第5年第47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鬼谷藏龙。

标签:实验动物实验鼠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