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的要求及现状

饲养实验动物应使用标准饲料才能实现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无论是动物营养学还是人类营养学的基础研究,都是基于使用标准饲料对实验动物营养素的代谢、作用和机理进行观察,或基于模型饲料引起动物营养素供给异常,观察营养性异常对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机能影响与调节机制。

标准饲料的生产水平决定了饲料品质,如果制作不当,所谓的标准饲料可能成为模型饲料。所以标准饲料的研发及生产对于生产单位的专业知识水平、生产技术及设备条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即使是从事饲料生产的专业人员,如果不具备实验动物学、医学、营养学相关知识,也很难制作出符合国际要求的标准饲料。

标准实验动物饲料制作要求

标准实验动物饲料的制作流程与畜牧养殖业动物饲料类似,均包括饲料原料数据库建立、原料的选择、配方设计、加工生产、消毒、包装等一系列过程,但是实验动物饲料制作有更多特殊要求。

对饲料配方设计/生产人员的要求

(1)掌握饲料学相关知识和应用技能,对标准规定的原料的物理和化学组分清楚,有实际生产或加工经验。

(2)掌握动物营养学和实验动物学相关基础知识,并具有实验动物饲养经验。

(3)正确理解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制定的原理及相关文献说明,对标准化参考配方在原理和配制方法等方面有清晰的认知。

对原料的选择和配方设计的要求

原料种类要求:在饲料标准及其说明中已对大料的种类和组成给予指定,美国有关标准还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化合物类型给予指定。无论如何,不应使用其它种类原料或除矿物质和维生素外的任何添加剂。

营养素含量和比例要求:营养素含量是实验动物饲料的技术关键,由于不同品种/品系的实验动物生理特点的不同,以及相同品种/品系的实验动物处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也有明显变化。此外,对于不同营养素含量的确定还必须结合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不同营养素保持合理的相对比例。

对加工生产过程和颗粒成型的要求

实验动物饲料一般要求在低温环境下生产防止热敏原料被破坏,在环境卫生方面更加严格,甚至类似于食品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防止各种微生物污染。颗粒成型的要求主要是指质地和硬度适当,硬度过低会影响动物机能并在动物饲养期间造成浪费,硬度过高则导致动物咀嚼困难并减少摄入量。

标准实验动物饲料制作和使用现状

我国实验动物饲料供应包括两类,一类是高校或研究院自行制作,有的单位同时开展对外销售;另一类是饲料生产企业或小型作坊,后者通常是在从事畜牧或宠物饲料生产的同时进行实验动物饲料生产。

由于我国能够胜任标准饲料生产的企业数量稀缺,使得实验动物饲料市场上很难获得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动物饲料。对于小型作坊生产的饲料,在技术能力缺乏、经济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于实验动物,其后果令人担忧。可以想象,不同实验室之间甚至同一实验室经常出现研究结果相互不能验证的现象,饲料因素必然是其中原因之一。

营养学和毒理学研究用实验动物饲料是对饲料品质要求最高的研究领域,从事该方面的研究者对饲料重要性的认知显然更深入。但这些研究者往往缺乏饲料学基础,所以多数选择购买国外饲料产品,而购买国外饲料又面临价格昂贵、到货周期长等限制,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营养学和毒理学的研究。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需要国内饲料生产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责任感。协同生物长期致力于高品质的实验动物饲料研发,为医学动物实验提供专业支持。

标签:实验动物实验动物饲料 上一篇: 下一篇:
展开更多

loading...

loading...